
我们的节日
-身边的年味-
【民俗篇】
点击观看完整视频

腊月到了月尾,年味就越发的浓郁,清冷的风里,带着一丝丝冰雪消融的湿润,吹来了村里人家做饭的香味,传递着远处爆竹的脆响声,这些气息的综合,是让人温暖,让人放松的过年的味道。




飞鲤湖滨的大村,在年前迎来了最重要的日子——小马灯的点光仪式。午后的村子广场上,一声声热闹的锣鼓声,引来了四乡八里的村民。化着彩妆的小孩,是跳小马灯的孩童。五颜六色的油彩,在一张张小脸上,画上了戏曲里三国人物的妆扮。一身鲜艳的戏服,搭配着各自扮演的角色,或威风凛凛,或英姿勃发。孩童们腰间系着的,是竹篾扎制的小马灯。这一身装扮,这一套规矩,从村民们的祖辈传到了现在,从老家湖北传到了飞鲤的南漪湖畔。
小马灯的点光仪式,是村里的一件大事。在外打工回村的年轻人,读书放假的半大小子,都给大人拉去马灯队里差使。仪式还没到时辰,锣鼓班子便卖力的吹打着,低沉的鼓声,清脆的锣声,直愣愣的唢呐声,汇成了简单却喜庆的调子,让人听了不由自主的便高兴起来。广场上的人越聚越多,离小马灯点光的时辰也越来越近了。村里的几位老人,忙着跑前跑后,叮嘱着小马灯点光的事情。装扮齐整的一帮小马童,众星捧月般的被一帮大人围着,悠哉悠哉的在一边嬉闹着。

马灯堂里传来老人的催促声,广场上的锣鼓班子立马敲打的声声急促。一帮小马童被大人们领着站作一排。五色斑斓的彩旗,高高挑起的灯笼,从马灯堂里鱼贯而出。鲜艳的令旗在风中猎猎作响,华美的服饰艳丽的张扬,过年的喜庆味道被衬托的分外喧闹。马灯会的村民一迭声的招呼,围拢的人群让开一道口子。马童们沿着村里的小路,往村边的马王庙走去。
一路上爆竹声声,马童们脚上的铜铃,跟着他们细碎的脚步叮当作响,令旗开道,村民簇拥,上百人的马灯队便有了些千军万马般的气势。行到马王庙边的田野,马童们一字儿排开,马灯会的老人上香烧纸,点光仪式便在袅袅升起的青烟里开始了。
马灯会的师傅口中念念有词,手里的一支毛笔,行云流水般的依次点上每一匹小马灯。按照老人的说法,点光后的小马灯,就有了灵性。马灯点了光,拜过马王庙,湖滨大村的小马灯,便真正开始跑灯了。

五套锣鼓响声震天,小小的场地便是沙场纵横。马鞭扬起,令旗挥舞,小马童们一抖缰绳,挥手间便是驰骋千里,马蹄声声,翎羽抖动,那华盖光彩流转,那装扮神采飞扬,一段段的三国故事正在上演。跑到精彩处,锣鼓点节奏变换,小马童们来回穿梭,奔走的脚步令人眼花缭乱,阵型不停变化,天下太平四个大字依次摆出,祈愿来年风调雨顺。
暮色渐浓,湖滨村的夜空,绽放朵朵绚丽礼花,马灯队锦衣华服,夜巡四方。按照祖辈传下的规矩,点光后的小马灯,要在村子的东南西北四方依次跑灯。夜色中,锣鼓声喧闹,小马灯欢腾,围观的村民啧啧称赞。
夜色渐深,马灯队跑灯回村,小渔村也渐渐回复宁静。待到正月新年,湖滨大村小马灯又将欢腾出灯,闹出新春浓浓年味。

END